close
台灣人壽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今(29)日共同發布 2022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」調查指出,5成未退族自認會成為「勞改苦主」,再加上全球經濟震盪,許多民眾投資轉向保守。但學者建議,面對通膨、勞改風險,民眾在退休金規畫布局上要更積極,不能只想著保本。
除了通膨因素以外,也有許多未退族在調查中反應其對於「勞保改革」的憂心,25至39歲受訪者中,有高達63.5%認為將來領到的勞保年金還會再打折,其中有逾5成認為會打7折。
受到通膨、國際經濟情勢等影響,民眾「退休準備工具」選擇上也轉為保守。調查顯示,「儲蓄與定存」持續排名第一(56.6%);保險(43.4%)則從去年的第三名,躍升為第二位,民眾普遍認同「保險」可以助攻未來樂退;風險較高的股票(37.9%)降為第三名。
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指出,台灣民眾太重視保本的概念,在高通膨低利率時代,及勞保年金改革影響下,年輕人在退休準備反倒要「更積極」,才能發揮長期複利效果,但調查結果卻顯示民眾傾向「打安全牌」,代表在退休準備的觀念上仍有調整空間。
政大風險管理系特聘教授黃泓智也提到,年輕未退族離退休有較長的時間,具時間複利效果的優勢,所以可採更積極穩健的目標到期投資策略,在年輕時採取較積極的投資配置,接近退休時則逐漸採取保守的投資配置,才有機會順利實現自己的退休目標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