貨櫃三雄長榮、陽明及萬海融資追繳令一觸即發,4日均以跌停作收,並苦吞兩日跌停。陽明跌破百元關卡,融資維持率下滑至128%,5日融資斷頭賣壓將傾巢而出,長榮及萬海也跌至132%及131%,也難逃池魚之殃。
法人指出,貨櫃三雄籌碼面及基本面脫鉤,已有散戶成立航運自救會,訴求各大航運公司實施庫藏股或現金減資等救救股價。
大陸限電造成上海貨櫃運價指數(SCFI)終止連20周上漲,大陸當地貨物代理行也傳出上海到美西航線運價大跌,因黃牛將手上囤積的貨櫃拋售,運往美西航線貨櫃的現貨價格從每FEU1.5萬美元降價至8,000美元。
惟業者表示,現貨價格會因市場狀況出現波動,近期價格因大陸限電略微影響,不過10月規劃中的漲價計畫仍持續,各航商業績續旺。
貨櫃三雄4日融資券同步減少,融資提早自行了斷,長榮單日融資大減8,460張及融券也回補4,788張,陽明融資減肥2,483張、券單回補5,068張,萬海融資減碼3,329張、融券回補980張。
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,貨櫃航運產業的利多與股價、籌碼面表現脫鉤,貨櫃三雄股價已苦吞兩根跌停板,陽明4日股價更跌破三位數,達97.2元,長榮收在102.5元,萬海收在165.5元,兩個交易日三檔個股市值蒸發2,913.6億元。
黃文清表示,外資等法人4日逢低買進長榮、陽明及萬海,但股價卻跌停,與融資斷頭壓力沉重及散戶停損賣壓有關。
依據CMoney資料顯示,長榮、陽明及萬海的融資維持率已降至140%以下。長榮的融資餘額仍高達26餘萬張,陽明、萬海各達16餘萬及3.9萬餘張,與高峰相較,融資減肥有限,融資停損賣壓仍大。(新聞來源:工商時報─記者王淑以/台北報導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