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大環境的影響下,逆勢成長!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2.98%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,一位公民記者提問,台灣經濟成長率名列前矛,到底誰得利?而謝金河這樣回答,「真正勝出的,一定是用心耕耘的播種者。」
目前分類:新聞 (1594)
- Feb 04 Thu 2021 07:47
台半導體創下歷史!老謝:贏家是他們
- Feb 03 Wed 2021 08:43
IC設計股全面噴漲 聯發科飆天價、祥碩躋身2000元俱樂部
在台積電 (2330-TW) 登高一呼下,半導體護國群山今 (2) 日全面噴出,推升台股盤中大漲逾 400 點,其中,聯發科在買盤簇擁下,一度衝上 952 元歷史天價,整體 IC 設計族群買氣強強滾,力旺強勢亮燈漲停,高速傳輸 IC 廠祥碩也躋身 2000 元俱樂部成員。
聯發科 (2454-TW) 非手機業務報捷,日前傳出打入蘋果旗下耳機廠 Beats 供應鏈,今天再趁勝追擊,推出全新 5G 數據晶片 M80,支援毫米波和 Sub-6GHz 雙 5G 頻段,並支持 SA 和 NSA 組網,盼搶攻北美市場,在買盤湧入下,推升聯發科盤中大漲近 5%,一度來到 952 元,續創歷史新高。
- Feb 03 Wed 2021 08:40
中鋼將加入MIH平台 可望扮演馬達底盤關鍵要角
- Feb 03 Wed 2021 08:37
開發金二次公開收購中壽 股權應賣申請結束
【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】開發金(2883)第二次公開收購中壽股權應賣申請於今(2月2日)下午3:30結束。依「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」第二十二條及重訊第四條第38款規定,開發金將在2月3日凌晨00:00-07:00公告「公開收購人於公開收購期間屆滿公告事項」。
開發金表示,此次公開收購若能成功達成預定收購數量,中壽將成為金控持股過半之子公司,對獲利能力、資本使用效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具正面效益,未來開發金控持續進行壽險、商銀、證券及創投/私募股權四大獲利平台之全方位合作,強化集團經營綜效,加速推動數位化。
- Feb 02 Tue 2021 15:32
卜蜂去年獲利可望衝高 今年營運動能足
- Feb 02 Tue 2021 15:31
台積電領半導體神山群噴出 狂飆逾380點收復所有均線
- Feb 02 Tue 2021 13:25
封關前升值壓力大 台幣再衝27字頭
- Feb 01 Mon 2021 12:05
食品業「沒有悲觀的理由!」肉品烘焙成雙峰 亮點股就是它們
- Feb 01 Mon 2021 12:03
台GDP今年豐收結果 外銀樂觀按讚
- Feb 01 Mon 2021 12:01
貨櫃船業者 首季有望大賺
【時報-台北電】英國克拉森-柏拉圖證券(Clarksons Platou Securities)預測,全球運力第一的馬士基,今年首季營業利潤可能會超過60億美元,2021全年營業利潤將達到100億美元。國內業界指出,以陽明運力約馬士基的15%計算,陽明首季稅前百億台幣獲利恐被低估。
根據Alphaliner本月初公布的最新統計,到今年1月5日為止,馬士基總運力有413.82萬箱,名列全球第一,陽明海運有61.74萬箱,名列全球第九,陽明的運力約為馬士基的14.92%,如果光以運力計算,馬士基能賺逾60億美元,陽明獲利有機會達近9億美元,不過馬士基營運規模超大,航線配置也不同,單位成本也會壓低許多。
- Jan 29 Fri 2021 08:37
「本薪加倍簽4年」 台積電徵千人軍團赴美設廠
- Jan 29 Fri 2021 08:36
聯電首季營收遭強勢台幣侵蝕 股價一度重挫 外資仍力挺
- Jan 29 Fri 2021 08:33
開發金收購中壽5%股權已達標
- Jan 28 Thu 2021 09:27
防疫物資需求旺 塑化低檔擂戰鼓
【時報-台北電】全球疫情持續惡化,防疫物資需求維持高檔,帶動聚丙烯(PP)市場供需緊俏。此外,ABS、PVC今年首季亦供不應求,產業面持續看好,塑化族群股價經一個月修正拉回後,終在低檔吹響反攻號角,台聚(1304)盤中勁揚逾4%,重返兩周前價位。
法人預估,2021年首季雖受到工作天數減少影響,營運表現恐劣於去年第四季,惟隨疫苗啟動施打,景氣可望好轉,塑化產業獲利可望更勝去年。塑化族群股價27日買盤點火,台聚勁揚4.3%,三大法人買超9,011張,再生-KY、台苯、東聯漲幅則介於1~2%間,法人均站買方。
- Jan 28 Thu 2021 09:25
美股重挫恐慌情緒升 台股短線難逃修正
- Jan 28 Thu 2021 09:15
Fed報憂恐慌指數飆 道瓊崩跌逾600點
聯準會 (Fed) 警告美國經濟正在放緩,波音等令人失望財報、投機性交易活動加劇,週三 (27 日) 恐慌指數飆逾 34%,美股主指全面下殺。
道瓊崩跌逾 600 點,創去年 10 月 28 日以來最糟糕的一天,標普 500 指數週三暴跌抹去今年迄今漲幅,費半慘跌逾 5%。
- Jan 27 Wed 2021 10:30
拜登對中禁令鬆或緊?半導體後市怎觀察?
- Jan 27 Wed 2021 10:29
蘋果財報將登場 概念股停看聽
【時報-台北電】美股科技股財報周進入高潮,蘋果27日盤後公布的財報也是iPhone12開賣後的首個完整季度,法人認為單季營收將上看千億美元關卡,儘管如此,蘋概股不敵台股調節賣壓沉重,25日僅剩晶技(3042)、光寶科(2301)等少數個股獨自撐盤。
美股26日盤後微軟、德儀、超微皆將公布上季度成績與未來展望,法人指出,盤面資金充沛下,就算個股財報意外轉差,也有機會走出利空不跌行情,現階段個股賣壓主要來自獲利了結的籌碼調節,因此美股財報重點應放在公司對未來展望,而非過去的財報表現。
- Jan 27 Wed 2021 10:27
電動車夯 胡連、和大催油門
【時報-台北電】美國總統拜登擬將政府車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,為近期行情暢旺的特斯拉(Tesla)平添柴火、股價再度大漲。隨電動車題材持續加溫,台廠概念股也沾光,包括胡連(6279)、和大(1536)等人氣直升,26日成交量雙雙翻倍增加,分別近8,000張、逾5,600張,股價收漲3.1%、1.28%,在大盤大跌之際,表現亮眼。
美國聯邦政府擬將車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,拜登也將進一步提出補助方案,鼓勵民眾舊車換新電動車,助攻電動車題材熱度持續延燒,龍頭特斯拉已獲美股分析師喊出千元目標價。而在中國也有電動車廠NIO蔚來汽車獲分析師肯定喊買,同樣激勵股價大漲表現,為台股相關族群催馬力。
- Jan 26 Tue 2021 08:44
友達再砸3.04億元加碼佳世達股票 持股比例攀至18.74%